岳武穆王,名飛,字鵬舉,宋代河南湯陰人。少負氣節,家貧力學,好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天生有神力,學射於周同,盡傳其術。能挽強弓,左右射都能百發百中,具有良好的軍事修養。宋高宗南渡之初,外有金人的侵略,內有盜賊作亂,國家在風雨飄搖之中。岳王從軍,隸屬宗澤部下。和開德、曹州的盜賊作戰,大有斬獲,宗澤非常欣賞他,認為有古良將之風。但是習於野戰,非萬全之計,於是教以陣圖。岳王說:「陣而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宗澤很讚同這種看法。嗣後岳王行軍,或陣戰,或野戰,都能曲盡其妙。岳王後來到河北招討使張所帳下任職,張所待以國士,極為尊重。曾問岳王:「你能和多少人對敵?」他答:「作戰重在謀略,武勇是不足恃的。歷史上的許多戰爭,都是謀定而後取勝。」張所即此得知,他是「上兵伐謀」的將才。岳王從王彥渡河,抵禦金人。至新鄉,金兵眾多,王彥不敢進。岳王帶領所部奮擊,攻下新鄉。又領兵北向,戰於太行山,擒金將拓拔耶烏。又戰,他單騎持丈八鐵槍,刺殺黑風大王,敵眾敗走。其後戰於胙城、黑龍潭,皆大勝。為保衛宋室陵寢,與金人大戰於氾水關,他射殺金將,領兵前擊,金人驚潰。群盜王善、曹成等合眾五十萬,逼近南薰門。岳王部眾僅八百人,士卒擔心難以禦敵。他對士卒說:「我為諸君破敵!」於是他左持弓,右運矛,橫衝其陣,賊眾散亂,士卒隨後奮勇殺敵,大敗之。王善潰走,圍陳州,又為岳王所敗。杜充將還建康(今南京),岳王勸充勿棄中原,充不聽。隨杜充還歸途中,於鐵路步,遇賊張用,至六合,又遇李成,皆敗之。金元帥兀朮南侵杭州,岳王邀擊,六戰皆捷,擒其將王權,及簽軍首領四十餘人。他察其中可用者,結恩遣還,命其乘夜斫營縱火,宋兵乘亂進擊,大敗之。當地為金人脅迫的軍人,互相告知:「此岳爺爺軍。」爭來降附。後兀朮攻常州,岳王與戰,四戰皆捷,金人敗走。他乘勝追擊,敗敵於鎮江東,又大敗金人於清水亭,伏屍十五里。兀朮遁去,建康光復,建請朝廷派兵固守,其後張俊的援兵開到,於是山東、河北、河東、京畿次第光復,宋朝的氣勢大振。
當時宋朝的內憂未解,大盜李成時時為亂。李成的部將馬進犯洪州,連營西山。岳王進軍突襲,馬進大敗,招降八萬餘人。李成聞馬進敗,引兵十餘萬來,與岳王遇於樓子莊。李軍大敗,馬進被斬,李成潰走,降於偽齊劉豫。張用寇江西,張也是相州人,岳王寫信諭示張:「我們是同鄉,我在南薰門、鐵路步的作戰,你是知道的。現在你想想,要戰就快,不戰就降。」張用震懾於他的勇略,又佩服他的為人,遂請降。於是江、淮平定。曹成擁眾十餘萬,據道、賀二州,朝廷命岳王招撫。曹成聞知岳王將至,驚駭的說:「岳家軍來了!」即分道遁走。曹成不接受招安,以十餘萬眾守住高山險隘,岳王以八千人,一鼓而登,曹成的黨羽散去,降於宣撫司。偽齊劉豫派李成挾金人入侵,破襄陽、唐、鄧等六州軍,湖寇楊么與其相通,欲在兩浙會合。朝廷命岳王防備,他決定先定六州,保護腹心,而後用兵湖湘,殄滅群盜。他率軍開向郢州,劉豫將京超號「萬人敵」,乘城抗拒。他率兵攻城,京超跳崖自殺,克復其地。與李成相遇於襄陽,李成將騎兵列於江邊,步兵列於平地。岳王看出對方的錯誤,令長槍步兵擊其騎兵,以騎兵擊其步卒。李軍戰馬多為長槍所殺,步卒死者無數,遂大敗,襄陽收復。其餘四州也逐步收復。
《宋史》對他極為推崇,認為古來名將輩出,但是像岳王這樣文武全才的卻很少。岳王和關公一樣,通《左氏春秋》,而他文彩斐然,忠義出自肺腑,有諸葛之風。《宋史》的推崇是很實在的,只看岳王平生二百餘戰,每戰必勝,而且常常以寡擊眾,這已是軍事界的傳奇。而他的文章富於貞剛之氣,在當代獨樹一格,儼然名家,<滿江紅>詞(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即是一例。他又精於書法,尤其是行草,現在岳王祠中還存有他寫的(諸葛亮)<出師表>。而他忠義為國之心,還我河山得的遠略,宋代大臣中也不多見。後人繼關公之後,尊為「武聖」,即是公道自在人心的表現。岳王的冤獄,直至宋孝忠繼位之後,才得以平反。當時金人的侵擾不斷,想到昔日岳王抗金平寇的大功,忠貞報國的大節。於是下詔平反,復岳王官職,謚武穆,贈鄂王。以禮將武穆王的忠骸改葬在西湖棲霞嶺,就是現在的「宋岳鄂王墓」,並立廟於湖北武昌,額名忠烈。明朝開國太祖朱元璋,對岳王極為崇仰,於是以民族英雄為祀,敕封岳王為靖魔大帝。民間經過異族統治的痛苦,對岳王抵禦外侮的精神,有親切的體認,於是崇拜之風極盛。朝廷順應民意,訂定武廟禮規,加封岳王為三界靖魔大帝忠孝妙法天尊岳聖天尊。從此岳王與關公並列武聖,由政府及民間一體祭祀。清高宗乾隆對岳王極為崇敬,認為歷任將帥無人能比,曾親往岳王故里岳王廟,贊額「偉烈純忠」,並派重臣親臨致祭。民國成立,國民政府以岳王忠貞為國,英風亮節,足以代表我民族英武壯烈的精神。於是訂定體制,關岳合祀為武聖之尊,相衍至今。
孔子名丘,字仲尼。周靈王二十一年(西元前551)九月二十八日,生於魯國昌平鄉陬邑。他的祖先是宋人,是成湯的後裔,自微子啟傳八代,至孔父嘉,位高而德隆
,為孔子的六世祖。孔子之父為叔梁紇,是有名的大力士,母名顏徵在。
孔子幼年喪父,由母親撫養成人。幼時嬉戲,就喜歡玩祭祀禮儀的遊戲。少年時好讀書,博學多聞,尤其是禮學的造詣最深。對於日常事務,他也多所學習,打下良好
的學問基礎。孔子在十七歲時已頗有名,那年魯大夫孟釐子病重臨終時,知道他少而好禮,要兒子孟懿子向他學習。雖有重名,孔子的家庭卻是既貧且賤。成年之後,他曾作過季氏的委吏,也作過司職吏,都是卑小的職位,但是他都做得很認真,很有成效。他曾到外國去遊歷,赴周
時曾向老子問禮。回到魯國之後,國人慕其名,向他求學者日增。孔子年三十五,魯國的大夫作亂,昭公出奔到齊國。魯政紊亂,孔子前往齊國,當高昭子的家臣。前此之時,齊景公曾向他請教秦穆公稱霸之道,孔子回答是因「其志大」「行中正」及用人惟才,曾得景公的認同。他想藉此在齊國找到做事的機會。景公向他問政,他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日又問政,他說:「政在節財。」景公對這些看法很欣賞,想要重用孔子,但是為當權的晏嬰所阻,齊大夫又欲害他,他於是返回魯國。
孔子返魯,見魯定公的權柄已失,掌握大權的是大夫季桓子。季氏不遵禮制,僭越公室。而季氏的家臣陽虎,又陵越季氏,胡作非為。他面對亂象,不肯作官,退而修詩、書、禮、樂。這時由四方前來求學的弟子更多,他的居所已是一個大學堂。
孔子五十多歲時,魯定公以他為中都宰,很有成績。於是擢為司空,由司空進位大司寇。齊國見魯君任用賢人,國政日上,於是希望停止戰爭,和魯國修好。兩國會於夾谷,孔子攝魯相事,在會中齊國奏夷狄之樂、作倡優侏儒之戲,孔子以禮止之。齊景公為之心折,於是將侵魯所佔的鄆、汶陽、龜陰之田歸還。魯國在這次的外交上,獲得了空前的成就。
孔子五十六歲,由大司寇行攝相事。他削弱大夫的勢力,拆除擅築的城池。誅亂政的大夫少正卯。為政三個月,官吏遵禮守職,百姓男女有別,買賣講求信用,路不拾遺。齊人聞知魯政,大為驚懼。於是精選美女八十人,教以歌舞,又加上文馬三十駟,送給魯君。季桓子也擔心在孔子的改革下,權柄將逐漸失去,於是接受了女樂,獻給魯君。魯君竟然為女樂所惑,怠於政事,也逐漸的疏遠端正守禮的孔子。他在失意之下離開魯國。孔子前往衛國,衛靈公最初很敬重他,問孔子:「在魯國有多少俸祿?」他說:「俸粟六萬。」靈公也以六萬俸孔子。後來卻有人進讒言,靈公對他漸有戒心,他於是離開衛國。
孔子前往陳國,經過匡邑,匡人誤認他為陽虎,險些被害,又折回衛,住遽伯玉家。不久即往宋國,險被司馬桓魋所害,於是轉而赴陳。此後孔子又輾轉於衛、蔡、楚
等國,後定居於衛國。從孔子離開魯國之後,流離遷
徙,這即是有名的「周遊列國」。其目的在尋找適合的國君,能將自己的理想落實於世間。不幸的是當時列國紛爭,大家講求的是富國強兵的近利。孔子堅持原則,規模宏遠,與時俗的觀念難以相合,因此處處懷才不遇。
魯國大夫季康子聞知孔子居衛,親自修書,請他回國。孔子返魯,已六十八歲,而魯國對他也是尊而不用
。孔子也看淡仕途,隱居教學,並整理《尚書》,傳《禮記》,刪定《詩經》,正樂,作《春秋》,作易傳十
翼。有弟子三千人,通六藝者七十二人。
周敬王四十一年(西元479),孔子卒,享年七十三歲。葬於魯國城北泗水之側,弟子服喪三年才離去。而後弟子及魯人移居於墓旁的有百餘家,此地改稱孔里。
孔子的一生,為官的時間很短,沒有顯赫的事功。但是他對後人的指導與影響,卻無人能和他比擬,人們尊稱他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以國人的最高價值「三不朽」的立德、立功、立言來說,孔子就居有立德、立言兩項。
孔子之學,簡而言之是「仁學」。個人修身之道,是從孝順父母、友愛兄弟開始,進而對社會、國家,都要盡忠盡孝,秉持仁德,約之以禮。在政治上,他提倡推行仁政。他主張以德化民,以禮治民,在恩澤教化之下,使百姓近悅遠來。反對嚴刑峻罰,殘民征戰。在教育上,他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育內容是「禮、樂、射、御、書、數」的「六藝」,這是文武合一的訓練。
孔子的學說,雖不行於當時,卻行之於長遠的後世。從漢代開始,儒道都是治國的主要方針,也是個人修身、社會規範的指導原則。儒學不僅在中國,在日本、韓國及亞洲國家,都具有普遍的價值。儒學亦與西方哲學家的思想接軌,因此孔子是一位世界級的人物。唐玄宗開元年間,追諡孔子為文宣王。宋朝大中祥符年間,加諡為至聖文宣王。元代大德年間,加諡大成至聖文宣王。清代順治年間,定文廟諡稱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後改稱至聖先師孔子,延用至今。孔子的嫡裔,歷代者均有封爵,是孔廟的奉祀官。國民政府成立,已無封建,但是依舊保留奉祀官,以彰顯孔子之道在國人心目中的永世價值。
關聖帝君,民間尊稱關公。名羽,字雲長。河東解縣人。東漢末年,盜賊四起,劉備糾合部眾以保護鄉里,關公和張飛是主要的幹部。劉備為平原相,以關公、張飛為別部司馬,統領部眾。三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羽、飛跟隨劉備,不避艱險,共同開創自己的事業。漢獻帝建安五年,曹操東向來襲,劉備失敗,投靠袁紹,關公被俘。朝廷拜為偏將軍,曹操素來敬重關公,禮遇有加。袁紹派大將軍顏良率兵,攻打東郡太守劉延,在白馬交戰。曹操以張遼和關公為先鋒,和袁軍對抗。關公遠遠望見大旗飄拂,旗下大將即是顏良。關公驅馬向前,衝入敵陣,在百萬軍中刺殺了顏良,帶回首級,遂解白馬之圍。當時諸侯之中,袁紹的軍力最強,而顏良是袁軍的名將,因此白馬一戰,使關公名揚四海。曹操嘉賞其功,表關公為漢壽亭侯。曹操一向欣賞關公的為人,心想收納他為伙伴。但仔細體察他的心神,似無久留之意。於是請張遼加以試探,關公說:「我知道曹公對我極好,但是我受過劉將軍的厚恩,誓同生死,不能背信。我不可能留下,但要等到立功報答之後,我才會走。」曹操聞知後,很佩服他的忠義氣節。及關公殺顏良,解除白馬之圍後。曹操知道他一定會離去,於是重加賞賜,以結其心。關公一無所受,將財物封好,拜書告辭。曹操的手下很氣憤,想要追殺他,曹操說:「他是忠於自己的主人,不可追殺!」留下一件英雄相惜的美事。劉備投靠荊州牧劉表,劉表去世後,荊州淪入曹操之手。劉備南渡長江,派關公帶領數百艘船在江陵相會。曹操追到當陽長阪坡,劉備兵敗,半路和關公的船隊相遇,於是共往夏口,等待機會。曹操在赤壁戰敗北歸,劉備收江南諸郡,擁有了荊州。取得荊州是劉備的一大勝利,這是劉備的第一塊領土,也是後來建立蜀漢的部分版圖。於是拜關公為元勳、襄陽太守、蕩寇將軍。劉備西定益州,以關公鎮守荊州,委以重任。馬超來降時,關公對馬超的聲名有些在意,寄信問諸葛亮:「馬超的人才可以和誰比?」亮知關公的個性,回信說:「馬超文武全才,雄烈過人,就像以前的英布、彭越。可以和張飛相比,但還比不上美髯公的絕倫超群。」關公得信以後,非常高興,把信讓賓客們觀看。
關公在作戰時,曾經被箭射中,貫穿左臂。後來箭傷雖然痊癒,每逢陰雨,骨頭便會疼痛。醫師說:「箭頭有毒,毒已入骨。要割開手臂,刮骨去毒,病才會好。」他即伸出手臂,讓醫師治療。當時關公正與諸將共餐,臂血亂流,盛接的盤器都滿了。而他喝酒吃肉,談笑自若。劉備進位為漢中王,拜關公為前將軍,假節鉞。關公率軍攻打曹仁於樊城,曹操派于禁幫助曹仁。適逢秋雨大降,漢水泛濫,于禁帶領的七軍被水淹沒,于禁投降。關公又斬殺將軍龐德,還得到許多民間勢力的支持,因而威震華夏。曹操打算由許都遷走,以避其鋒。司馬懿、蔣濟勸曹操利用孫權和關公的利害恩怨,使孫權襲擊關公的後方,許割江南以封孫權。先前劉備擁有荊州,孫權心中不平,多次向劉備要討荊州。孫權為子向關公求婚,想娶其女,被關公辱罵拒絕。此次曹操激化矛盾,誘以重利,遂使孫權動心。於是孫權暗中出兵,並誘降在江陵的蜀漢南郡太守縻芳。曹操又遣徐晃救曹仁,關公攻打下,引軍回江陵,才獲知歸路斷絕,士卒散去。他倉皇走避,為孫權的部隊所逆襲,關公及子關平都為國殉難。人民對這位忠義威武的英雄,有著無盡的景仰和崇拜。關公的形象,在民間崇仰心理的形塑下,是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手持青龍偃月刀,騎著赤兔名馬。晝臨戰陣,夜觀春秋。而且五德兼備,「千里尋兄曰仁,華容釋曹曰義,秉燭達旦曰禮,水淹七軍曰智,單刀赴會曰信。」道德人格、功名事業、氣宇威儀皆具一流的英雄聖哲。關公不僅是偉人,而且是神。
蜀漢追謚關公為「壯繆侯」,宋代封為「忠惠公」「壯繆武安王」「英濟王」,元代加封「顯靈威勇武安英濟王」,明神宗晉封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清代續封關公為「大帝」,並續加「威顯」「精誠」「宣德」等尊號,光緒時敕令全國府縣建廟,春秋祭祀。關公受到官方和民間一體的愛戴和尊敬。
我國的民間信仰,大略可分儒教、道教、佛教三支。神靈自有分界,如孔子屬儒教,媽祖屬道教,觀音屬佛教。而關公則跨略三教,是三界共奉的神靈。儒教尊關公為五文昌之一,尊他為「文衡聖帝」,或稱「山西夫子」,儒教人士云:「山東一人作春秋,山西一人看春秋。」道教則奉關公為玉皇大帝的近侍,尊他為「武安尊王」或「協天大帝」,甚至傳說關公已升任玉皇大帝。佛教也以關公的忠義足可護法,並傳說他曾顯聖玉泉山,皈依佛門,尊他為「藍天古佛」、「護法伽藍」。
臺灣有許多廟宇,奉祀「恩主公」,香火鼎盛,信徒很多。所謂「恩主」,是鸞堂的特殊用語,有如「救世主」。主持鸞堂的人,相信所奉祀的神明能夠解救世人,因此稱為「恩主」。既然救世之主,就不止一神,如稱孚佑帝君為「呂恩主」,也有稱八仙中的李鐵拐為「李恩主」。或稱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帝君為「三聖恩主」,或加上孔明先師而為「四聖恩主」。而大部分廟宇所奉侍的「恩主公」,其實就是關聖帝君。
關公在民間信仰中,還具備許多職能。關公在軍人的心目中,是戰神,也是民間習武者的保護神。他是曠世的大將,神威顯赫,能克敵致勝,服妖平魔。因此役男從軍時,常至關廟膜拜,祈求靈符以護身。關公在商人心目中是武財神。傳說他曾經販賣布匹為業,擅長算術記帳,曾設簿記法,並發明日清簿。他所用的青龍偃月刀,十分鋒「利」,與商人將本求「利」雙關。又生意人合伙經商,最重信義,關公忠義貫千秋,更是商人的偶像。因此商界尊奉為武財神。關公也是醫藥神,間相信人會生病,是因為邪魔作祟所致。關公的地位崇高,富於神威,是伏魔大帝。信徒於是到關廟祈求驅魔治病,廟中設有藥籤,據說每多靈驗,因此他又是醫藥之神。關公忠義的人格,威武的氣象,是人間英雄的典型。昇華為神靈,又為儒、道、佛三界所尊崇,且為各行各業所敬奉,更為廣大民眾奉為「恩主」。其位望之隆,信徒之眾,堪稱獨步。
孚佑帝君,俗名呂巖,字洞賓,是「八仙」中最為世人稱道的一位神仙。又有「呂純陽」「呂祖」「仙公」之稱。呂祖生於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出生之時,據說異香滿室,天樂繞樑,一鶴自天飛下
,逕入其家中,又突然消失。生而仙風道骨,氣宇不凡。他天生聰明,飽讀詩書,十五學劍,能文能武。然而在武宗會昌年間,兩次赴京會試,都沒有及第。於是放下功名,雲遊求道。在長安酒肆遇鍾離權祖師,修練成道。自此背劍遨遊,斬妖除魔,宣稱要削平世間不平事,斷除「貪、嗔、癡」三毒。
呂祖成仙後,曾發宏願:「非渡盡天下蒼生,不欲昇天。」民間以為他雲遊四海,常常顯化人間,指點迷津。因此遺聞軼事很多,世俗尤津津樂道。據說明太祖朱元璋是臭頭皇帝,理髮師為皇帝理髮時,不小心弄傷疔瘡,常遭處死。他於是化身為理髮師,為皇帝理髮治瘡,皇帝大悅,賜以免罪紅旗
一面。呂祖轉贈理髮師,得以保全。理髮界感此恩德,崇敬呂祖為祖師爺。據說呂祖可以用水化酒、點士成金,商界將他稱為財神之一。更有趣的,還說呂祖有聖人氣象,也有凡人情慾,曾三戲名妓白牡丹。乃至會嫉妒情侶,因此情侶相戒勿入仙公廟。民間流傳呂祖的遺聞軼事,將呂祖塑造成神仙與凡人的綜合,頗有希臘諸神的形象,尊敬之中帶著親切。世人習慣直呼其名諱「呂洞賓」,反而少稱「孚佑帝君」「仙公」,呂祖可敬復又可親,在民眾心目中,自然是八仙之首。
文昌帝君又稱「文曲星」「文星」,民間認為帝君主掌功名祿位,關係讀書人的遇合命運,因此受到極高的尊崇。文昌本是天上的星宿,《史記》記載:「文昌宮」有六星:上將、次將、貴相、司中、司命、司祿。由名稱即可看出,這六星主掌文武官吏的任免考核,及各界的命運祿位。文昌神是天上的人事神,在神話故事裡,文昌常奉玉皇大帝之命,到地方上封爵賜祿。文昌也是人神,俗傳東晉時蜀梓潼人張亞子,居家侍母至孝,曾割股肉為母治病。前秦苻堅攻蜀,亞子起義抗秦,不幸戰死。蜀人感於亞子的忠孝德義,立廟祭祀,是為梓潼神。道教信仰裡,文曲星和梓潼神同被尊為主宰功名祿位之神,所以二神逐漸合而為一。唐玄宗入蜀時,封張亞子為左丞相;僖宗入蜀避難,封張亞子為濟順王。宋代沿襲,也多所贈封。至元仁宗敕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於是梓潼神遂被稱為文昌帝君。
明代由於以科舉選才任官,對於文昌帝君的奉祀逐漸普遍,各地都建有文昌宮,其中以四川梓潼七曲山,即原梓潼神所在的文昌宮規模最大。而一些鄉間書院或私塾,也設有文昌神位。由於是文章司命,貴賤所繫,讀書人對文昌的奉祀,始終很熱絡。舊時每逢文昌帝君生日,官府和文人學士都會到文昌宮,或供奉文昌帝君的廟宇奉祀,舉行各種藝文活動,稱為文昌會。時至今日,人人都有機會讀書,而考試又成為入學就業、升遷祿位的依據。人們對於帝君的奉祀,依舊熱絡。這種現象在每逢大型考試時,最為明顯。
司命真君,俗稱「灶君」,是家家戶戶供奉的灶神。灶神來歷,頗為複雜。燧人氏、軒轅黃帝、炎帝、祝融,都曾被認為是灶神,因為這些神明都是火神,祭灶最大的意義即是拜火,火讓人熟食,而熟食是人類獨有的文明。
民間普遍奉祀的灶神,是張恩主,名子郭,是玉皇大帝的第三子,長得容貌俊偉,供職於天庭。但是這位貴公子卻是好吃懶做,而又愛好女色。天上眾神對這種行為看不下去,向玉帝勸諫。玉帝不得已,貶張子郭下凡為灶神。灶神不必勞碌,守在灶邊,便可以享受美食,又可以欣賞美婦,很合於原有的天性。但是灶神有個大任務,就是考察這一家的勤惰和善惡,作成詳細的記錄,到了歲末,要回天庭述職。玉帝便以灶神的報告,作為來年賜福
或降災的根據。灶神既與禍福相關,因此也是一個司命神,尊稱為司命真君。
民間有關灶神的傳說,可說幽默而嚴肅。灶神幽居於灶下,而又可以上通於天庭,位卑而權大,對懶散風流的貴冑公子來說,這是最適合的貶所。而人們可不能輕忽這位小神,灶君可是力能通天,而且還有不尋常的身分呢!因此必須循規蹈矩,改過遷善。
古時取火不易,保存火種也不易,因此對攸關民生的灶神,甚為尊重,也覺得親切。根據《禮記》的記載,周朝天子便已祭灶,至漢代祭灶也是天子五祀之一。可見灶神自遠古以來,即受到國家高層的尊重。而民間在十二月祭灶時,照例準備甜湯圓、麥芽糖、甜飯、酒糟,讓灶神述職時,嘴吧甜一些,多說些好話,以保明年好過。在這方面說,灶神又十分親切。
城隍爺在人們的心目中,是既親近又敬畏的神。每年城隍爺出巡,牛頭、馬面、七爺、八爺隨侍,是一個雄偉奇詭的場面。令人敬仰,也令人震懾。人們希望城隍爺走得近些,以驅走或收管厲鬼遊魂。但是城隍的神威,及鐵面無情,又令人暗暗驚心。從字義來看,「城」是城廊,「隍」是護城河。固守城池,安定民生的神,就都城隍」是城隍爺,因此是城市居民敬奉的保安神。
《禮記‧禮運》中記載天子在歲末的「大臘」祭,祭祀八種神明,其中第七位
「水庸」就是城隍神。五代後唐愍帝,始封城隍神王爵,稱城隍爺。到明代,擴大祭祀城隍爺,並訂定制度。從中央到省、府、州、縣都立城隍廟,祭祀不同層階的城隍爺。掌管全國的,稱為「天下都城隍」;掌管一省,稱為「;掌管一府,稱為「府城隍」;掌管一州,稱為「州城隍」;掌管一縣,稱「縣城隍」。天下都城隍、都城隍都是王爵;府城隍是公爵,稱威靈公;州城隍是侯爵,稱靈應侯;縣城隍是伯爵,稱顯佑伯。府、州、縣城隍廟的建築規模,比照府、州、縣的公堂。部下有文武判官、六部司、牛爺、馬爺、范將軍(七爺)、謝將軍(八爺)、三十六官將、七十二地煞,權柄之大,可想而知。城隍爺是陰界的行政司法官,其責任是保境安民。尤其在天災、兵亂之際,祂更是城市居民的保護神。隨著流俗和民間期望的增加,祂的責任也逐漸加重,舉凡祈雨、求晴、招福、禳災,乃至賞善罰惡,攘除不平,民眾生活有關的種種事務,都與城隍爺有關。就以臺灣本地的信仰來說,民間只要有關鬼神之事,第一個想到的,往往就是祈求祂的庇祐。據說還有刑警辦案時,仰賴祂的神力幫忙破案。城隍爺有如陽間的省、縣首長,由玉皇大帝擇神任用,有其任期,也可以遷調任免。至於任用的條件,是人間的正人君子,或有學問有趣養的人,去世之後,經過考試,才有機會被任用為城隍爺,祂是英明有德的正神。城隍廟中,城隍爺是文人裝扮,威而不怒,但是部下諸神將,個個剛猛嚴厲,橫眉豎目,各式刑具陳列,令人望而震慄!廟中有二物,令人印象深刻,一是「你來了」橫匾,每個人終有一天要向祂報到,沒有例外。二是鐵算盤,能算盡人在世間的種種善惡。到廟中膜拜的人,一想到所謂「死後審判」,多少會有改過遷善的念頭。對於城隍的信仰,便
達到勸善的教化作用。
周倉是在關公身邊,「鐵鬚銀齒,黑面朱脣」的大漢,因為是副將,正史沒有列傳。但在《三國演義》中,周倉的形象頗為鮮明,而民間也流傳許多他和關公之間的小故事。周倉是關西人,兩臂有千斤之力,虯髯虎背,容貌雄偉。漢末的政治敗壞,民不聊生。河北鉅鹿人張角,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口號,以宗教為名,糾眾造反。他們身繫黃巾為標幟,這即是俗稱的「黃巾賊」。周倉是黃巾徒眾中的一員大將。後來黃巾敗潰,他盤據臥牛山為寇。關公離開曹營,過五關,斬六將,前往尋覓劉備。周倉得知關公路過,面見時請
求隨侍左右,從此隨同關公征戰,終其一生。
關公鎮守荊州時,東吳多次向劉備索取荊州,關公堅持不給。後來劉備取得益州,東吳的索取更急。東吳將領魯肅領兵,和關公在益陽一帶對峙,形勢緊張。此時魯肅設計邀關公相會,想在會中劫持關公,以達到取荊州的目的。關公當然知道東吳的詭計,但是他不能向敵人示弱,於是帶著周倉等十多人赴會,此即著名的「單刀赴會」。
福德正神,俗稱「土地公」「伯公」,是地方的守護神。相對於城隍爺,福德正神最初應是農村奉祀的神明,後來才廣為商、漁、礦各行業所敬奉。周朝時有一位農官,名稱后稷,他教導百姓耕種的技術。從此周人就由遊獵蓄牧,轉而從事農業。比較起來,農業比畜牧業,生活要更穩定富足。傳說后稷死後,周人為了紀念他的恩德,尊他為「后土」,就是土地神。又有另一傳說:周朝時,有一位稅官張德福。他在收稅時,能夠公平衡量百姓的所得,不會課徵苛捐雜稅。有的百姓繳不出稅,他也會衡情處理,讓百姓得以生活。他過世之後,繼任者橫徵暴斂,到處刮地皮,弄得民不聊生。百姓追思張公的德政,於是為他立廟,以他的名字為神名,故稱福德正神。
另有一傳說:古時有一位士人,遠離家鄉,到外地任官,多年不曾回家。其女兒思父心切,決心千里尋父。忠僕張明德便陪著小姐,不辭辛苦的前行。半途中遇到風雪,主僕都飢寒交迫。張明德知道這樣下去,兩人都會凍死。他於是解下自己的衣服,供小姐保暖,自己卻寧願犧牲。他臨終時,天空竟顯示出「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的斗大文字。小姐後來終於與父團圓,談到忠僕的殉主,深為感念,於是建廟奉祀。後人也被這義行感動,於是尊為地方的土地神。
其實土地公的傳說,恐怕不只這些。農人對土地的感念,何可言喻?感念之極,將其神化是非常自然的民俗。但是傳說雖有不同,土地神重道德、急公益、負責任的形象,卻是相同的。民間傳說裡,也有許多有德之人,死後成為土地公的故事。福德正神的官位不高,約等於陽世的村里長。造型大多是白髮白鬚,笑容可掬,一副員外打扮。左拿金元寶,右執如意或拐杖。農村奉侍土地神,「有土斯有財」,於是商、礦、漁諸行業,也奉拜祂,把祂當一個財神和保護神。民間於祂的生日,或各個節慶,初一與十五,家有要事,乃至興之所至,都會去祭拜土地神。民間信仰中,土地神和生活的關係最為密切。
關平,世稱「關平太子」,是關公之子。正史《三國志》記載關公遇難時,東吳「斬羽及子平於臨沮」,記載頗為簡略。關平既然與父同遇難,平日隨父征戰,共冒矢石。那麼關公的許多神勇戰役,忠貞事蹟,父子同心同力,關平必有佐助之功。但是關公的形象太著,關平的事功與風格,相形見掩。所以史家及民間傳說,有關他的資料並不多。
《三國演義》云:「關定領二子拜於草堂之前,玄德(劉備)問其姓名,關公曰:『此人與弟同姓,有二子。長子關寧,學文;次子關平,學武。』關定曰:『今愚意欲遣次子跟隨關將軍,未識肯納否?』玄德曰:『年幾何矣?』定曰:『十八歲矣。』玄德曰:『既蒙長者厚意,吾弟尚未有子,今即以賢郎為子,若何?』關定大喜,便命關平拜關公為父。」這可能是根據民間的傳說,以為關平為關公義子。事實上,正史明白記載關平是關公之子。
關平追隨關公,以忠義自許,奮勇作戰,為國犧牲。宋徽宗時,封武陵侯。南宋寧宗加「威顯」,今稱「武陵威顯侯」,民間稱「關平將軍」、「關平太子」,從祀於武廟。
子
顏子名回,字子淵,魯人。小孔子三十歲,是孔子最稱讚的弟子。顏子問仁,孔子答以「克己復禮」,孔子對他的教導,他不大提出問題,卻能深切體會之後,予以實踐。他生活貧苦,「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卻能「不改其樂」,孔子以「賢」稱之。孔子對他有很高的讚賞,曾經說:只有自己和顏回能做到「用之則行,捨之則藏。」
顏子年二十九,頭髮盡白,英年早死。孔子非常傷痛,感覺失去了真正的傳人。後來魯哀公問:「弟子有誰好學?」孔子答:「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無。」顏子的早逝,是孔門最大的損失。但是在孔門,顏子地位最高,後世尊為「復聖」。
子
孟子名軻,戰國時騶人。曾向子思的門人求學,通儒家之道。學成之後,見齊宣王,宣王很尊敬孟子,多所請教,但是不能用他。前往梁國,梁惠王認為孟子的話過於理想,不切實際,也不用他。戰國
時代,列強紛爭,大家講求的是急功近利。秦國用商鞅,變法圖強;楚魏用吳起,戰勝克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諸侯都來朝見。當時流行的是合縱連橫,能打勝仗便認為是賢才,而孟子稱述唐、虞、三代的德政,因此不為時所用。孟子周遊不遇之後,和弟子們共同作學問,依據《詩經》《書經》,私淑孔子的學說,加以創造發展,作《孟子》七篇。孟子在儒家,被尊稱為「亞聖」。是繼孔子之後,最有能力發揚儒家學說的大
儒。孔子提倡仁,孟子強調義。他將人們對道德和功利的抉擇,稱為「義利之辨」,認為是作人最重要的主題。儒家人物裡,他最具有批判的精神。他痛恨為爭地而戰的野心家,認為應該處以重刑。他批評
梁惠王「不仁」,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在當時,這些都是石破天驚的觀點。他又提出「性善」之說,認為人性本善,要好好將養,保其天性。這種看法,和《
大學》的「明德」說,王陽明的「良知」說,成為民族文化中「人性論」的主流。孟子又提出修德的方法論,即是養「浩然之氣」,這是文天祥「正氣」之所本。
子
曾子名參,魯南武城人,字子輿。少孔子四十六歲,是孔門的小弟子。曾子是有名的孝子,孔子認為他能通孝道,對他多所指導,曾子於是作《孝經》。後世尊為「宗聖」。
十二聖哲
七十二聖哲是孔門高弟。孔子弟子有三千人,最有成就的,文翁《孔廟圖》云七十二人,《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云七十七人,《孔子家語》亦云七十七人。例如:長於德行的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長於政事的冉有、季陸,長於言語的宰我、子貢,長於文學的子游、子夏。《史記》列出的孔門高弟,有顏回子淵、閔損子騫、冉耕伯牛、仲弓、冉求子有、仲由子路、宰予子我、端木賜子貢、言偃子游、卜商子夏、顓孫師子張、曾參子輿、澹臺滅明子羽、宓不齊子賤、原憲子思、公冶長子長、南宮括子容、公皙哀季次、曾點子皙、顏無繇路、商瞿子木、高柴子羔、漆彫開子開、公伯繚子周、司馬耕子牛、樊須子遲、有若、公西赤子華、巫馬施子旗、梁鱣叔魚、顏幸子柳、冉孺子魯、曹卹子循、伯虔子析、公孫龍子石等三十五人,是見於書傳的弟子。另有冉季子產等四十二人,其行事不見於書傳。合為七十七人。「七十二賢哲」是個約略的數字,代表的是孔門高弟。司馬遷云:「學者多稱七十子之徒,譽者或過其實,毀者或損其真。」是最通達的說法。
子思子
孔伋,字子思,是孔子之孫,孔鯉之子。子思受業於曾子,傳孔門心法。班固的《漢書‧藝文志》,著錄有《子思》二十三篇,今已亡佚。儒者相傳,《禮記》中的<中庸>、<表記>、<坊記>,為子思所作。其中以<中庸>
最為儒者推重,是《四書》之一,提出「誠」的中心概念,闡「性」「命」「道」的至理,影響宋明理學最大。子思的孔門心法,其門人授之孟子,史稱「思孟學派」。後世儒者尊為「述聖」。
日光菩薩(梵語:सूर्यप्रभ, Sūryaprabha),又稱日光遍照菩薩、日光普照菩薩、日曜菩薩,為藥師佛的左方脅侍。日光菩薩的名號,是取自「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的意思。此一菩薩持其慈悲本願,普施三昧,以照法界眾生,摧破生死之暗冥,猶如日光之遍照世間,故取此名。 依修藥師儀軌布壇法所載,日光菩薩頭戴寶冠,冠中有日輪,右手執青蓮花,花上有日輪相。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及《佛說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翻譯全名作藥師琉璃光佛或藥師琉璃光如來,梵文直譯為藥師琉璃光王佛(或如來),大醫藥王佛。經中記載,藥師佛通身透徹、藍色如琉璃,清淨無染出柔光,故以「琉璃光」爲功德名號;其成就和主管的淨琉璃世界亦處處是琉璃淨光。右手施願印持持藥訶子,左手脫藥缽,缽內貯滿能治眾生因果上一切諸病之妙甘露,具三十二相,八十隨好,以金剛跏趺姿安住於蓮花月輪寶座上。
藥師琉璃光如來(梵語:भैषज्यगुरु, Bhaiṣajyaguru),又稱大醫王佛、醫王善逝、十二願王、消災延壽藥師佛,簡稱藥師佛。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此佛在行菩薩道時,曾發十二大願,其中第七願:願成佛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一聞其名號,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成佛,所以稱為「藥師」。又第二願:願成佛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過於日月,能照三有之暗,所以稱為「琉璃光」。藥師佛手中所持之塔,是出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中「燃七層之燈」救眾生性命之意,故塔是有七層的燈塔。《覺禪鈔》提及:過去世電光如來時,有一梵士醫王,養育日照、月照二子,發心願利樂眾生,二子亦發願供養。梵士醫王即今之藥師如來,二子即日光、月光二菩薩。在藥師佛的無量菩薩眷屬裡,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是位居上首的菩薩,兩人秉持著藥師如來的正法寶藏。
月光菩薩(梵語:चन्द्रप्रभ, Candraprabha),又稱月光遍照菩薩、月淨菩薩或月光普照菩薩,為藥師佛的右脅侍。「月光遍照」名號,在佛法上表示靜定,明澈清輝,可容攝大千芸芸眾生,使免於受貪、瞋、痴、三毒逼惱。月光喻慈光,清涼寧靜,於黑暗中,發出皎潔光芒,導邪入正。 依修藥師儀軌布壇法所載,月光菩薩,相好莊嚴,頭戴寶冠,冠中有月輝,菩薩身佩瓔珞飾,手中持青蓮花,蓮上有半月形,或是手托著一輪明月。
藥師佛有二脅侍菩薩,一為日光偏照菩薩,二為偏照月光菩薩;此二脅侍在藥師佛之淨土為無量眾中之上首,是一生補處之菩薩,表示不分晝夜教化眾生之意。琉璃光如來:能除生死之病,故名藥師;能照三有之暗,故云琉璃光。藥師佛的「藥」其中之一意思是醫人心, 離輪迴。藥師佛於過去久遠劫修梵行,《藥師經疏》引述藥師佛與二大菩薩的由來,謂過去世界有電光如來出世,說三乘法度眾生。爾時有一梵士養育有二子,見世界濁亂而發菩提心,要教化世界諸苦眾生。佛以其發願欲利重病眾生,改其號為醫王。二子皆饒益幽冥眾生,長名日照,次名月照;爾時醫王,即為東方藥師如來,二子即為二大菩薩——日光遍照菩薩、月光遍照菩薩。 在電光如來住世時,曾發十二大願,願為眾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諸根,身相端正,資具豐饒,離諸橫難等,並導入解脫,而以願滿故而成佛,住淨琉璃世界,其國土莊嚴與西方極樂世界無有差別。 藥師如來的弘法利生工作,是秉持在行菩薩道時所發的十二大願而來。這十二大願滿足眾生世出世間的諸般願求。藥師法門可以(除障 祛病 消災)。
春秋戰國執掌人間子嗣及兒童命運的一位年輕美貌的女神,出自楚辭《九歌》《少司命》篇,《楚辭通釋》:「大司命司人之生死,而少司命則司子嗣之有無」,《羋月傳》秦宣太后-羋月,剛一出生,楚威后下令自生自滅之時,相傳由於「少司命」庇佑,才存活下來。
Shao Si Ming, a Chinese mythological character originated from Chapter Shao Si Ming in “Jiu Ge” waswritten during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770-221 BC), was a young and beautiful goddess whooversees the life and death of all minors. The “Songs of Chu”, a classical poem, states Da Si Ming oversees the life and death of adults and Shao Si Ming administers the life and death of minors. In the“legend of Mi Yue”, when Mi Yue was born, she was ordered by Queen of Chu Wei to grow and die withoutany assistance. It is said that Shao Si Ming blessed her with life. She lived, and her legend states that shelater became an empress.
出自唐朝李復言《續幽怪錄•定婚店》,是道教的神祇之一,為掌管男女婚姻的神仙。白鬍髯髯,面泛紅光;
左手拿姻緣簿,右手持柺杖。掌管著人間男男女女的姻緣,撮合世間男女成為情侶或夫妻,如希臘神話中的愛神邱比特和維納斯一樣的人間「愛神」。
Yue Lao is a chinese mythological character from the story “Ding Hun Dian”
written by Lee, Fu-Yan from the Tang Dynasty. Yue Lao, one of the
deities in Daoism, oversees marriage between men and women. He has a
long flowing white beard and a shinny red face. He carries a marriage
booklet in his left hand and a cane in his right. He administrates the fate of
marriage and unites males and females into lovers or married couples.
He is known as the Jupiter or Venus of the East
唐太宗貞觀時期拾得與寒山兩位名僧,掌管和平與喜樂的神仙,相傳兩位高僧因為情感融洽,故能保佑世間朋友友誼長存,情侶情意綿長。據說,寒山、拾得兩人曾入主蘇州普明院,廣興佛法。後普明院易名為「寒山寺」以紀念之。
Emperor Taizong of Tang Dynasty met with two eminent monks named, Han-Shan and Shi-De, who oversees peace and happiness.
According to the legend, the two eminent monks ha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Therefore, they will bless others
with friendships and love relationships. According to myth, Han-Shan and Shi-De had stayed in the Pu-Ming
Courtyard in Su Zhou. Later, the Pu-Ming Courtyard was renamed to Han-Shan Temple to commemorate Han-Shan.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詳,春秋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實業家。後人尊稱商聖。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功成名就之後激流勇退,化名姓為鴟夷子皮,變官服為一襲白衣與西施西出姑蘇,泛一葉扁舟於五湖之中,遨遊於七十二峯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鉅富,三散家財,自號陶朱公,乃我國儒商之鼻祖。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隨着年代的久遠和故事的傳奇性,范蠡被後世奉為財神。在財神之中以范蠡和財富的關係最密切,生前即為富人的財神代表。進退得宜,不執着於名利的態度,以及出神入化的經營手法是其被奉為財神的重要因素。
保佑官運與考運的道教神又稱「梓潼帝君」或「文昌君」,熟悉治邪瘟病也稱「瘟神帝君」是孝慈事親的楷模,著作陰騭文訓戒世人因果報應勸人行善積德。
The Taoist god who blessed the official and examination luck is also known as "Zitong Emperor" or "Wenchang Emperor". He
is also known as the "Plague God Emperor" in the treatment of evil plague and is a model of filial piety and kindness.
Discipline the world's karma and persuade people to do good and accumulate 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