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拜財神,有文財神、武財神。如范蠡、比干、文昌帝君,是文財神;趙公明、關聖帝君,是武財神。大概求財之道很多,因此財神崇拜也多彩多姿。但是這些財神之中,能發大財,又能散大財助人者,首推商聖范蠡。
范蠡生於春秋時代,楚國宛邑(今河南南陽)人。到越國,和文種共同幫助越王句踐,滅吳興越,稱霸諸侯。其中知名的故事,即是句踐的「臥薪嚐膽」。
吳越爭霸之時,越王句踐兵敗,被圍困於會稽,眼看就要亡國。范蠡建議句踐,以卑下的言辭,豐厚的禮物,向吳國求和。如果吳國不肯,甚至於句踐要親身去侍候吳王。在此條件下,文種又以美女珠寶,結好吳國的重臣太宰嚭。吳王夫差接受句踐的求和。 句踐親往吳國,侍候夫差。後來夫差喜愛他的恭順,讓他回國。句踐回國之後,范蠡和計然共同輔佐句踐,目標是富國強兵。他們運用許多財經的策略,鼓勵農耕,調整供需,發展貿易,並使農、工、均能獲利。十年之間,國富兵強。並利用吳王北上爭霸,士民疲弊,國庫空虛之際。越王句踐率兵滅吳,觀兵中原,稱號「五霸」。在這期間,句踐用兵的時機,爭霸的策略,大多出於范蠡的建議。
范蠡輔佐越王句踐,復興越國,並稱霸中原,前後二十多年。功成之後,他不接受越王的封賞。認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也看出句踐可以共患難,難以共安樂。他心中規畫了另一番生涯大計,就是以治越國之道,用於發展自己的事業。 范蠡乘著一葉扁舟,離開越國。來到齊國之後,變姓名,自稱鴟夷子皮。一家人在海邊耕種,父子治產,沒有多久,就致產數十萬。齊人聞知他的賢名,任他為國相。後來,他覺得自己原是一介平民,卻享有大富大貴,久受尊名是不好的。於是辭去國相的職位,盡散家財,分給親友及社會大眾。
離開齊國之後,范蠡來到陶邑(今山東定陶),自稱朱公。他認為陶邑是天下的中心,交通便利,上流人物來來往往,又是貨物的集散地,於是決定做生意。他在治越國時,就有一套發財經,用以富國強兵。現在用於生意,可謂牛刀小試。他善於積散貨物,把握商機,並熟悉貿易策略。十九年之間,三致千金,卻再度將錢財分散出去,親友及貧寒之士,都受到他的照顧。年老之後,他將事業交給子孫。子孫依據他的教導,妥善經營,錢財孳長蕃息,成為萬萬巨富。社會上談到財富,都首推陶朱公。 范蠡被尊為「商聖」,在華人地區普受崇拜。主要的原因,是他在農業時代,卻有超越的商業思想。
他以經濟治國、治家、治身,是傑出的財經專家。他在幫助瀕於滅亡的越國,就運用計然的財經策略,成功的使國家富強。對戰士則給予厚利,「厚賂戰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飲。」。他在齊國時,父子耕於海邊,據說還引海水煮鹽,短時間就發了大財,使齊人另眼相看,任為國相。他最後定居於陶,是看中此地的經濟地緣,在此環境下,依據傑出的策略,靈活的操作手法,於是在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因此家道豐富,子孫也生意興隆。於個人而言,他集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家於一身。更卓越的,他以經濟之道,體悟財物聚散流通的至理,所以功成不居。越國的大將軍、齊國國相,他都以不可久居高名,辭去。在齊國和陶邑,他都發了大財,但都將財物散給親友和社會。史家說他是「富好行其德」,也就是樂善好施。事實上,就是當今成功的企業家,「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做法。我們心目中的財神,不正是既要會「聚財」,也要會「散財」嗎?商聖范蠡即是這樣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