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樂舞,據記載,源於“六代之樂”。“六代之樂”標誌著祭孔用樂。“六代之樂”,包括有“雲門”、“大戚”、“大韶”、“大夏”、“大武。相傳屬黃帝、堯、舜、禹、湯、周武王,六朝所作。
據記載,齊武帝,永明三年(485年),“有司奏宋元嘉舊事,學生釋奠先聖先師禮”,“今當行何禮?用何樂及禮器?時從喻希議,用元嘉故事設斬懸之樂,六佾之舞。”可見,東晉時期祭孔釋奠已採用斬懸之樂,六佾之舞禮制。
斬懸之樂其記譜方式,現已無從可考,而六佾之舞,均有史料記載。
春秋之時,在天子使用的樂舞之中,其行列是有一定規格的就其縱橫行列而言,諸侯六行,每行六人;大夫四行,每行四人。而天子八行,每行八人。就使用樂舞而言,“天子用八,諸侯用六,大夫用四,士用二”。八佾舞,八行八列,共64人,用來祭拜皇帝祖先,屬於祭祀的最高級別。六佾舞,六行六列,共36人,用來祭拜諸侯極宰相。
古代佾舞具有嚴格的等級限。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使用佾舞是要嚴格遵循禮制的。《論語·八佾》說:“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熟不可忍。”季氏是大夫,只應使用四佾,而違犯規制,使用八佾舞,當然作為封建禮制,是不能容忍的。在唐以前,祭祀孔子,一般使用的六佾之舞。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孔子被封為文宣王,順仲春、仲秋祭孔時,採用人的“八佾舞”。
宋代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更周樂舞之名,文舞還神之名,各春天逐宣室之舞。亞獻、終獻使用武舞。舞工128人,八佾十六列之制,文舞生64人,武舞生64人,合計128人。唐宋以後,孔子祭典,一般均採用帝王禮制。在宋代祭孔活動中,常命太常樂工數倍用官架樂歌《宣聖禦贊》作祝詞:
大哉宣聖,斯文在茲,帝王之式,今古之師,志則春秋,道由忠怒,賢於堯舜,日月共鑒,唯時載雍,戢此武功,肅昭盛議,海寧聿崇。
在清光緒以前,祭孔樂舞的禮制是無定規的,或使用六佾,或使用八佾,這主要根據當時統治者對孔子和儒家文化的推崇程度而論。如明代的不同時期則有“六佾”或“八佾”之不同禮制。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王朝頒釋奠儀式,二十六年(1393年)又頒佈頌大成東於天下,至成化年間,一直沿用“六佾舞”。
明成化九年(1473年)明王朝又將文廟釋奠儀式改為“八佾舞”。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增豆籩各為十二”。“凡文舞,雲門、咸、池、大韶在庭賓階之右位,為六列,施英韶而舞之,各有四表,表距四步為節綴,各六十四合,用三百八十四人”。“六列”、“六十四合”表明明朝曾通用“六佾舞”。明洪武六年(1373年),詔定“舞六佾”。明嘉靖九年(1530年),也是使用“六佾”。
清順治至清光緒中期,清政府沿用“六佾”之制上丁祭孔。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又詔定祭孔升為“大祀”,“改八佾舞,行帝五禮”。於是“八佾舞於庭”以後又出現在祭孔禮儀之中,一直流行到1949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