佾舞在祭祀時,只有三獻禮部分才加入八佾舞。舞又有文、武之分。跳「羽舞」的舞生,手持龠翟,象徵文德。「干舞」的舞者手持干戈,象徵武功。 《宋史.樂四》雲:「文舞九成,終於垂衣拱手,無為而治;武舞九成,終於偃武修文,投戈講藝。」 這句話是說,跳文舞代表著垂衣裳、行拱手禮就
可以平治天下。跳武舞則代表放棄武攻。在跳佾舞時,佾舞生前方有二人持「節」,稱為「節生」,其作用是發號施令。站在露臺東西兩側被稱為「東節」、「西節」。當東節下令「起舞」時,佾舞生配合詩樂的節奏起舞,當西節下令「舞止」時,則恢復肅立姿態。 一個舞蹈造型,代表一個字。歌生唱一個字,樂生奏一個韻,舞生跳一個動作。舞姿剛勁舒展,具有漢雕之美。 周禮樂舞,祀神曰「佾舞」,宴饗曰「隊舞」。武佾舞持「干戚」曰「武功之舞」,其意“武功定禍亂”文佾舞持「翟籥」曰「文德之舞」,其意“文德致太平” 日月潭文武廟為傳承釋奠儀,鼓勵本鄉魚池國民中、小學、新城國民小學學生,學習佾舞並配合祭孔、關、岳,祀典活動。